第一百四十四章 空前激励

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加书签

《逆流伐清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大白书dabaishu.cc

移民实边,是百年大计。特别是东北,关系到是否稳固占领,是否有更大的后劲向北拓展。

而就目前来看,土地情况是宽松的,在人口没有大幅增长前,没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。况且就东北的苦寒来说,恐怕移民也宁肯选择湄、河等省,也不愿去关外受边疆之苦。要想让民众上山下乡,便要出台更具鼓励的政策,并提供更优越的条件。

这就又归结到财政的身上,盖房、修路、种子、耕牛等等,关系到移民的积极性,却也是花费很多。

一步一步来吧!看着户部的新一期统计报表,朱永兴估算了一下,觉得至少要等到明年,等北地的恢复重建达到预期目标后,才能实现大规模的移民实边。而现在,也只能暂时依靠军队屯垦戍边了。

但新的激励政策却可以先行推出,给民众一个思考,或者准备的时间。而政策的优惠力度确实是空前,虽然难免有人反对,但在朱永兴的执意坚持下,还是通过了。

“招募百人以上至辽东垦地耕种者,官授知县,由吏部培训半年,合格后便可赴职任事;移民辽东者,每人可得私田十亩,可领种三十亩免赋田,期限为十年;辽东新垦荒地,半数归垦荒之民,半数归官府;移民辽东者,取消丁税;移民辽东者,每户由官府贷与一马或一牛,可用十亩地收成之二成在十年内予以偿还;移民辽东者,官府建屋安置,锅、碗、瓢、盆等生活应用之物,棉衣棉被等御寒物品,统由官府免费发放……”

圣旨下了,邸报发了,将在明年开始施行的移民新政立时在民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。

无疑,对普通百姓,这是一个脱贫致富的好机会,可能从身无长物,一下子就变成拥有几十亩,甚至上百亩的小地主;对于有能力的人,则更看重授官入仕,一百人多吗,并不算多,不用科举,不用进书院,却值一个七品县令。

当然,这是机遇,也是挑战,挑战人们对朝廷、军队的自信,挑战人们的冒险精神。毕竟,辽东处于边疆,与鞑虏的战争还未最后结束,且自然环境也显得恶劣。

或许能够有稍许安慰,以及带给人们些安全感的是朝廷随后颁布的《民用枪枝管理办法》。同样是先在辽东的移民中试行,适龄男子,身体健康,都必须经受为期两周的军事训练,掌握燧发火枪的使用,并由官府颁发持枪证,授发枪枝。而这些领到枪枝的移民,除了由地方官府安排的日常巡逻、保安等任务外,还将在每年秋冬空闲时,由官府组织为期一周的训练操演,并由官府发放定额补贴。

也就是说,在《民用枪枝管理办法》施行的背后,又有义务兵役制的影子,或者说是预演和尝试。既是储备兵员,又有全民皆兵的性质,朱永兴希望通过这一步步举措,把武勇、血性渗透进中华民族的灵魂中。

考虑到财政因素,移民实边的激励政策虽然是明年生效,但另外一个办法却已经在军中实行,就是尽量使东北军区的官兵能在这黑土地上扎根安家。

军屯奖励的条文早就有,而现在又加大了力度。退役官兵选择在辽东安家落户者,住房、日用品都由政府提供,授地百亩,军屯或战功奖励的另算,垦荒十取六,免赋税十五年,马、牛等牲畜半价可买,偿还期十年……

而最具安抚性的措施则是从朝鲜、倭国各买年轻女子五百名,授明人身份,集中在金州接受汉语培训,解除在辽东安家的退役官兵的最大担心。

朝鲜、倭国穷啊,饭都吃不饱,听说是嫁到明国,不说是趋之若骛吧,很多朝鲜、倭国的父母还是非常愿意的。既得了钱财,又让女儿有个好未来,说不定以后也能沾光拿个大明“绿卡”,成为明人呢!

之所以选择朝鲜、倭国女人,道理也很简单。这两个国家的女人在恭顺上是很出名的,吃苦耐劳在辽东很重要,而且从气候和环境来看,她们更能适应。

当然,这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些问题,但没办法,这也是朱永兴思之再三得出的结论。

“万岁,国内男少女多的问题本已存在,为何还要从朝鲜和倭国往回买女人?”张施华作为最高品级的女官,虽然对未能进入后宫感到失落,但依她的思维,做个大官也不错,这就是她与当时大多数国内女子的不同。

“朕又何尝不知这个问题。”朱永兴无奈地摊了摊手,说道:“可她们挑剔呀,莫说这辽东苦寒之地,便是西北,条件也没那么恶劣,又有多少人愿意去?总不能强迫吧?”

“不是女人挑剔,是她们的家庭阻力。”张施华为同胞辩解道。

“那你有什么办法?”朱永兴把皮球又踢了回去,反正他是没什么好招儿。

张施华眨着大眼睛,想了想,说道:“万岁可下旨,取消婚姻上的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,准女子自由选夫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样样稀松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大白书dabaishu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温馨提示:按 Enter⤶ 返回目录,按 阅读上一页, 按 阅读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。
逆流伐清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大白书只为原作者样样稀松的小说《逆流伐清》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样样稀松并收藏《逆流伐清》最新章节。
砸锅卖铁去上学
砸锅卖铁去上学

【同名有声剧在喜马拉雅上线啦~感兴趣的宝贝们快去听!】昔日顶级工程师卫三穿成星际失学儿童,靠着捡垃圾变废为宝,终于赶在开学季攒了一笔钱,立刻要去报名上学。她打算将来成为一个机甲师,据说特别赚钱,还和自己本行息息相关,计划通√万万没想到因为贪学费便宜,卫三报错了专业,成了一名机甲单兵——那种成天刀口舔血的暴力狂卫·文静·贫穷·工程师:“……”但环境不能使她屈服,卫三决定以后趁空闲时间自学成才。某大赛

红刺北 连载 197万字

两界:我早晚成仙帝
两界:我早晚成仙帝

一朝重生到仙魔林立世界。在这个世界,普通人难以打破壁垒,一生将如牛马一般苟活。不出意外的话,还是出了意外。陈澈还能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……

水一更 连载 33万字

谁让他玩游戏王的!
谁让他玩游戏王的!

“游玄先生,有很多人都认为,决斗界如今环境愈发阴间,重坑自闭主流盛行,都是作为新一代决斗王的您带歪的风气。对这个说法您怎么看?”有记者在采访时问道。“毁谤啊!纯熟毁谤!”游玄对这种说法表示很愤怒。“凭什么说是我带歪的?”“决斗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!”

名称被占用 连载 268万字

重生七零末
重生七零末

被撞回上世纪七十年代,周身全是极品,唐晚决定要发愤图强,手里有粮,才能心里不慌。直到遇到那个男人……她想扑倒他,占有他,蹂躏他,一直做他心尖上的软乎乎的小媳妇儿。

糖兜 连载 180万字

修仙:我在现代留过学
修仙:我在现代留过学

如同核武器只是科学的副产物一样,长生也不过是道途求索中的小小馈赠。新法道祖,大贤良师,万年来最强修士郑法真人招收亲传弟子,参考书籍如下:《符篆中的拓扑学——从小云雨符说起》《法器的人工智能研究:器灵初探》《九转金丹元素分解》《阵法通路基础》注:在《仙道》期刊上发表过论文者优先录取。

脑袋大又秃 连载 186万字

我真不是朱三太子
我真不是朱三太子

永历十六年(康熙二年)秋,清军三省会剿,直指大陆上最后打着明朝旗帜的武装——夔东十三家,即将完成征服天下的最后一块拼图。穿越者黄立茫然四顾,地狱级别难度的剧本,谁拿到能不郁闷?要么逆袭,要么吃席,要么改个发型苟着,还不知能多活几时。我真不姓朱,也不是宗室,更不是什么朱三太子。可当黄立的否认三连,被期盼殷殷的众国公国侯无视,并对外打出三太子名号时。他也只好头铁顶雷,与最后的明军同呼吸共命运。穿清不造

样样稀松 历史 连载

南宋英豪传
南宋英豪传

南宋末年,金国衰落,蒙古崛起,中原大地群雄纷起,烽火燃遍,上演着一场混乱的三国大战。那一年,成吉思汗五十二岁,老头儿一个,还能蹦跶十三个寒暑;那一年,忽必烈一岁半,只是个吃奶的屎娃娃;那一年,穿越重生的孟九成十八岁,风华正茂,意气风发。那一年的某一天,孟九成突然激灵一下,产生了宏伟的想法,发出了心底的呐喊:再也不能这样活啦!俺要革命,不,是造反。俺要打老的,欺小的,纵横四海,天下无敌——呃,先从死

样样稀松 其他 连载

重生一九零二
重生一九零二

上海滩龙蛇争霸!大时代风起云涌!!社会江湖,江湖社会,乱世如江湖;文人曰社会,武者曰江湖,又有何不同?弱肉强食,适者生存,除了不断强大又有何途?一九零二年,一个新的灵魂穿越重生。是仇恨女神的使者,还是上天钦派的法官,抑或是划破黑暗的闪电?斩邪去恶,狂杀猛砍,一路淋漓之血,一生势不低头。重生对阿发来说,是幸运,也是自我救赎。哪怕——这救赎之路将由血染成,哪怕——自我救赎的终点是国家、民族的命运,他也

样样稀松 其他 连载

乱世小民
乱世小民

烈日下,一个孩子来到退潮后的海边,他一条一条地捡起沙滩上的濒死小鱼,把它们重新放进大海。有人对孩子说:“沙滩上那么多的小鱼,你捡得过来吗?一条小鱼而已,有谁会在乎呢?”孩子一边不停地往海里扔鱼,一边说:“你看,这一条在乎,这一条也在乎。”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一个穿越附身到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前夕河北农村的现代青年,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,也无法用有限的力量帮助所有的人,但他拥有改变自己和他人命运的决心

样样稀松 其他 连载

一个人的抗日Ⅱ
一个人的抗日Ⅱ

穿越,失忆,民国,抗战,颠沛流离,出生入死,缠绵爱情……种种不可思议、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发生在了黄历的身上。在那个民族危难的年代,在作英雄与汉奸之间,只有一个缝子留给他——把忠与奸全放在一边,低头去作行尸走肉,浑浑噩噩地苟延残喘。而黄历,本想平凡,却摆脱不了传奇人生的宿命。让我们一起与他去感受历史的脉搏,在血雨腥风中享受那温情恬适,在战斗烽火中陶醉于那儿女情长。

样样稀松 其他 连载

抗战惊雷
抗战惊雷

八年抗战,一个永恒而又沉痛的话题。老天将一个现代人杨天风抛在那个悲壮的年代,给了他重生的机会,给了他超越时代的科学知识,也给了他铸就辉煌、改写历史的责任和荣耀。从花园口决堤的洪水中,从沼泽般的黄泛区横空杀出,如惊雷,阵阵轰响,震撼着敌人,振奋着人心,书写着与历史不同的抗战传奇。

样样稀松 其他 连载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25 大白书 All Rights Reserved.

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

Copyright © 2025 大白书

本页面更新于2024-12-13 21:21: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