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大白书dabaishu.cc

第97章

胆铜法

“马家是永平镇大户,当地豪强,此人是马家子弟。”秦东立刻道。

铅山矿场东边就是永平镇,但不是永平监所在(永平监在饶州)。

“周来。”

“末将在。”

胆铜是我国古代用水冶法取得的一种铜合金。因所用为胆矾水﹐故因亦称此法为胆铜法。

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,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!

“喏。”

“矿主应该得到一百一十万斤,折钱二十七万贯。”

其中就涉及到一个问题,朝廷收购了几乎所有的铜,但永平监当年就打造了一百多万缗,约一亿多个铜钱,所以很多铜都是没用掉,或用在别处了。

特别玉山煤场就在铅山矿场东北方向,距离才十几里,矿场用的,都是当地玉山的煤炭。

“包吃。”赵与芮重重点头。

秦卓点头道:“这边矿工以前都是全家一起,老老少少,如果沂王不是只要全部精壮,招工比较容易,而且老人少年和妇人,可以工钱少些。”

通常矿场老板啥事都不用操心,坐拥两成利,所以巅峰期,这里有十万多人在炼铜,老板坐享其成,吃的满满。

“其中三成交朝廷,两成交矿主,五成是矿工。”

这边炉子小,数目多,主要是以前以户为单位,家家户户都可以进来炼铜,所以炉子比较小,数目比较多,以后赵与芮要自己弄,就没必要这么多炉子,主要是提升容量。

“两贯这么多?”秦东也是不可思议,瞪大眼睛,显然这价格已经比较高。

“草民在。”

秦卓立刻看向秦东。

能赚多少钱,只能按以前的数据来估算。

现在招募仆人制度,恐怕会亏的更多。

“当然可以,以后我们增加人手,提升产量,就需要大炉。”

古代炼铜有多种方式,一直到北宋时,当地上饶人张潜(1025-1105)发明了湿法炼铜,成功的把铁炼成铜,他先是在铅山矿场盛行,后来他献给朝廷,朝廷因“用费少而收功博”,下其法于诸路,终于推广到全国,使炼铜效率大大提高。

赵与芮在京师招仆人侍女,一个月才几百文,但包吃住,其实花费也在两贯以上。

这些炉子普遍不大,以耐火石砌筑,炉径一般2-3米,高约七米,底径三米,炉内径从1米-2.6米不等。

秦卓这边如今主要就是用铁炼铜。

“我们如果包吃,老人妇人出到一二百文差不多,能干活的少年,也大概这个数,妇人和少年们,只能少吃肉,但伙食费也不低。”

江西靠近南方,但自宋辽金时代开始,四周都盛产煤炭,如后世江西高安、萍乡、丰城、玉山,都在信州周围。

秦卓向他介绍,矿场南部以铁为主,北部有少量的铁和大量的铜,东部隔了一座低山,然后再往东就是铅矿,所以这边面积非常大,矿类也多。

“秦卓。”

现在粮价保持在两贯一石,也是当年的三倍多。

“这么贵”赵与芮也脸色微变,嘴角都抽了起来。

“包吃肯定没问题,如果不包吃,矿工耗废巨大,需要吃饱,用工肯做,契约未必肯。”

“让他们重新招募,签定契约,以招募仆人方式,为我们炼铜。”

“你派人将本王这封信,送给饶州都大提点张颂。”

以前一贯收入肯做,因为没有卖身,现在契约卖身,你还不包吃,那就要考虑了。

此时北方用煤炭,南方用木炭,基本都是如此,从炼钢的质量上看,应该用木炭比较好,但木炭成本高,很多地方,也没这么多木头,如果用来炼钢,大概要一百公斤木头,才能产生一公斤钢,成本相当贵。

秦卓着带他沿着矿场转了会,面积比较大,露天的至少数千亩,还有很多矿坑是往地下去的。

赵与芮一直想要五万精壮,估计是想练兵,秦卓也有点数,但五万精壮太显眼,而且未必能招到,毕竟以前都是全家一起出动,伱只招一个,别人未必愿意。

“十万矿工们分了约七十万贯。”平均每月也就六百文左右,但当时物价低,一家三口一起在矿上,月收入可达两贯,再加上还有随同的铁矿,铅矿等可以售卖,百姓们也愿意干,所以后来随着物价提升,收铜料的价钱还是两百五十文,自然没有人愿意干了。

赵与芮想说,把煤炭炼成焦炭,用来炼钢是最好的,但想了想后,凭现在的技术恐怕很难实现,他也没时间在这里手把手的教,关键他现在不掌权,万一真的成功了,又泄露出去,可不是好事。

因为秦卓在几天前就通知停产,今天好多矿工都站在外面看着他们。

“喏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明镜要高悬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大白书dabaishu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温馨提示:按 Enter⤶ 返回目录,按 阅读上一页, 按 阅读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。
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大白书只为原作者明镜要高悬的小说《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》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镜要高悬并收藏《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》最新章节。
承汉
承汉

当群雄落幕之时,谁来传承强汉之风!207年冬,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。一樵夫突然冲出,众人误以为刺客。自此,匡扶汉室的大业中,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。又名:《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》、《开局刺杀刘备》

会翻书的笔 连载 24万字

佣兵1929
佣兵1929

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。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,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、知识和技能。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、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。他带领这支佣兵团,历经中原大战、淞沪抗战、称雄上海滩。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,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。带着兄弟们杀鬼子......

山有意 连载 541万字

晋末长剑
晋末长剑

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《两晋》诗中所写的那般:“三世深谋启帝基,可怜孀妇与孤儿。罪归成济皇天恨,戈犯明君万古悲。”西晋得国不正,犯了太多错误,继承了东汉、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。到了晋末,已经积重难返,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。但是“谁知高鼻能知数,竞向中原簸战旗”,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。自作孽,不可活。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,他所能做的是——先活下来。

孤独麦客 连载 463万字

谍影:命令与征服
谍影:命令与征服

……特务处小萌新。庸人一个。啥都不懂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。雷达扫描。抓到谁就是谁。没事就搞钱……泡制假情报……搅动风云,幕后黑手,世界乱不乱,由我说了算。搞建设不行。但是搞破坏很行。打闷棍技术Lv99……于是……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……有人趋之若鹜,有人恨之入骨……走着走着,路好像走歪了?……

拉丁海十三郎 连载 777万字

非洲创业实录
非洲创业实录

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,眼看欧陆风云,大战将起,这欧陆不待也罢。东非圈地,移民开发,农业立根基,一步一个脚印,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。

恶的呃呃呃 连载 34万字

大明:我与朱棣争天下
大明:我与朱棣争天下

大明永乐盛世,我是朱高煦。后代史书称我父皇:“再造宇宙,功同开创、故勋业甚盛---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,而过之远矣!”但我就想问问父皇:“当年奉天靖难,我拼死力战,你对我说:“勉之,世子多疾。”到底还算不算数?”

明镜要高悬 历史 全本

明末之席卷天下
明末之席卷天下

崇祯二年,东江总兵毛文龙被斩于双岛,后金自喜峰口入塞,大明皇朝内忧外患,丁毅也意外的来到明朝。本王原是边军一小兵,为驱除建虏,拯救百姓,起于沙场。现天下已定,本王决定交还兵权,使诸将士继续为大明效力。“你们--你们这是干嘛?江山社稷,责任重大,为何要逼俺啊。”“罢了罢了,诸位兄弟以死相逼,俺又怎么忍心看着大伙白白牺牲,那俺只能暂时先当着皇帝罢,以后大伙若是觉的俺做的不够好,还请大伙把大明宗室请回来

明镜要高悬 历史 连载

[历史]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
[历史] 三国风云: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
[历史] 造反我没兴趣,父皇别害怕 江南狂少
[历史]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
[历史] 我在异世界召唤 彐衵
[历史] 谍战风云录:大宋 香菇草莓牛肉酱
[历史] 臭县令朕怀孕了 浪漫的大师兄
[历史]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我叫罗小飞
[历史] 我只想算命,你却让我当国师 我要吃月亮
[历史] 我家娘子太体贴 扶摇九天
[历史] 封地三年,百官跪求登基! 九月的槐树
[历史]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
[历史]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玄冥铁骑
[历史]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! 我爱吃大肘子
[历史] 继兄不善 第一只喵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25 大白书 All Rights Reserved.

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

Copyright © 2025 大白书

本页面更新于2024-07-22 05:26:26